2024年12月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理事类成云研究员莅临山西大学文学院开展学术讲座——“流媒体文化中的电影评论及话语建设”。本次讲座在商学楼B309教室顺利召开,艺术学理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部分师生参加。
类成云研究员由近期上映遭遇“舆情”的电影《749局》《我本是高山》引入,谈及一种新的媒体文化已然形成,而其中的图像、音响和宏大场面通过主宰休闲时间、塑造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同时提供人们用以打造自身身份的材料等,促进了日常生活结构的形成。在网络逻辑之下,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方式,所有的商业活动、文化活动几乎都被改写,能够让企业、个人以更快的速度、更为灵活的方式,生产各种贴近各种需求的新产品。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网络逻辑已经改写和重塑了一些产品,而这些文化产品正在塑造着今天的文化。
电影评论也逃不脱这种命运。类成云研究员讲解了流媒体文化与电影评论矩阵。流媒体文化是一种依托于流媒体技术而形成的一种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文化形态,具有强互动性、强社交性、强迭代性和强服务性。流媒体自身比它传播的实际内容更能影响受众。流媒体作为文化生发和活动的场所,已经成为为“文化”设立标准和塑造大众趣味的文化场所。电影评论矩阵则包括了文字影评、视频影评和音频影评。
电影舆情及其生成的深层原因有,第一,在角力场的方面,存在媒体争夺话语权和控制权的现象;第二,在文化产品方面,涉及自媒体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在“人”的生产方面谈及定制化评论和信息传递与共享性;第三,科技与文化融为一体。特别是在电影评论领域,随着编码、算法、数字平台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电影评论能够快速产生相对客观且观点比较全面的内容。然而,这带来了内容生产的廉价和失控,甚至产生矛盾性。
之后,类成云研究员聚焦于流媒体环境中电影评论话语建设。在话语权建设上,学术界应该积极开展专业权威的电影评论,建立健全电影评论标准。在话语建设的态度上,提倡和支持有建设性、正向的电影评论,并培养和建设流媒体文化时代的新一代的电影评论人才。
在讲座的尾声,类成云研究员与文学院的师生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本次学术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 : 樊嘉晖
二审 : 卫才华
三审 : 郑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