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至19日,第六届“汉语方言中青年高端论坛”在山西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山西大学等多所高校与研究院所的22位学者参加论坛并宣读了研究成果。山西省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山西大学及省内其他高校的师生旁听了此次论坛。
5月18日上午,论坛正式开幕,开幕式由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郑伟教授主持。山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杰教授代表山西大学致欢迎辞,他对拨冗参会的专家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各位专家简要介绍了山西大学、山西大学文学院及语言科学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全国方言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主任谢留文研究员代表《方言》编辑部和全国汉语方言学会致辞。他表示,独学无友不容易进步,相互切磋学问才能有所长进,本论坛搭建了一个极佳的学术平台,得到了学者们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有助于促进汉语方言研究的长足发展。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共分为四场,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徐睿渊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熊燕教授、复旦大学盛益民教授、山西大学白静茹副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均作了精彩发言,报告内容丰富、新意迭出。22位学者发言内容如下:
项梦冰北京大学:福建连城(新泉)客家话止开三支脂之韵的今读
赵日新北京语言大学:晋城泽州县(大阳)的鼻音型变韵
庄初升浙江大学:闽西北方言名词后缀“崽”“子”的演变及层次
陶寰复旦大学:泰顺(罗阳)话声母的实验语音学研究
谢留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江西吉安地区方言的古全浊上声字
刘祥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入声韵舒化与演变趋向
白 云山西大学:山西方言“看”概念域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研究
付欣晴南昌大学:结果到条件:汉语方言的一种特殊条件句
张世方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话的去声连读变调及相关问题
熊燕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话e韵母的形成补议
严修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闽西多方言接触地带“听”字读音的地理差异
黄晓东北京语言大学:金衢片吴语量词变调现象考察
林华勇中山大学:三水话的两个惯常体标记:“梗”和“开”
张燕芬山东大学:《北音字母反切指蒙》的体例及语音特点
盛益民复旦大学:再论吴语给予动词“拨”的本字与来源
支建刚南开大学:晋冀鲁豫交界方言中的“不A 一 A”结构
白静茹山西大学:大同话AA 儿的两种变调分析
李姣雷天津师范大学:湘语湘乡话见晓组三四等字的演变
倪志佳北京大学:方言中常用字的非常用义举隅
夏俐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再论“次清化浊”
邓 婕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湖南溆浦(大渭溪)乡话的调值分韵
孙宇炜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圐圙”考辨
5月19日傍晚,论坛进入闭幕式环节,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刘祥柏研究员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论坛涉及方言语音、方言词汇、方言语法,重点关注历史语言学、层次分析、语言接触等问题,涵盖面非常之广。不过,方言训诂方面似乎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词义的演变是沿着什么途径发生的,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主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长、《方言》季刊主编沈明研究员发表了感言,沈明研究员指出,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学者们深入交流、积极发言,在讨论环节激烈交锋、拳拳到肉,做到了不吹捧、不贬低,这是非常理想的会议氛围,希望此良好作风能够继续发扬下去,也祝愿“汉语方言中青年高端论坛”越办越好。
“汉语方言中青年高端论坛”旨在为各高校和科研单位建构起增进友谊、促进合作的学术桥梁,助推我国汉语方言学的学科发展。论坛的举办至今已有六届,历经十年,见证了汉语方言学事业的发展以及青年学者的茁壮成长,为学者们拓宽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维提供了良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