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7日晚,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杨雪瑜处长应邀在我校会议中心博雅报告厅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开展主题讲座,文学院近300多名学生参加。讲座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新伟主持。
杨雪瑜处长指出,就业关系到国家未来、民族强盛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党中央、国务院和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批示。
杨处长主要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希望与建议 5 个方面介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和就业政策。
杨处长指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攀升,2022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1076万人,2023年达1178万人。山西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也呈逐年增长态势,就业问题亟待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对于这一点杨处长分析了5个主要原因:一是市场化就业渠道有所收窄;二是体制内就业意愿非常突出,公务员报名人数上涨,毕业生就业偏好趋同,择业周期也不断拉长;三是“慢就业”“缓就业”心态持续凸显,高校毕业生有继续升学意愿的比例不断增大,这一方面反映毕业生就业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反映出部分用人单位单纯追求高学历、高门槛,造成毕业生资质过剩、盲目内卷;四是“供给侧”与“需求侧”严重失衡,招工难、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五是灵活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平台经济成为就业新途径。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杨处长详细介绍4条就业路径。一是政策性岗位,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补缺、公共部门立足部门职责开发的编外单位、基层服务项目、国有企业招聘、大学生征兵等。杨处长还深度解析了定向选调生和非定向选调生、三支一扶等相关政策。二是市场化就业,鼓励各类企业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三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杨处长提醒同学们在选择自主创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考虑是否有成熟的创业项目;考虑家庭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能够承受创业的试错成本;考虑自己是否具备创业者的素质,比如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活机动的思维方式,是否具有吃苦耐劳、勇于挑战的精神。四是参加就业见习。
杨处长解释了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两个措施:一是做好取消就业报到证后的衔接工作。2023 年起,国家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取消补办、改派手续,也不再将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等必须材料,这是今年出台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二是维护就业权益,努力消除民族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院校歧视、残疾人歧视和各种隐性歧视,维护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权利。杨处长的话让同学们感受到,政府部门一直在努力为大家保驾护航。通过实施精准帮扶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招聘活动,形成政府和社会合力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讲座的最后,杨处长希望在座的同学树立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以正确的三观引领职场生涯,做到诚信担当、敢于坚守、甘于坚守、乐于奉献,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走出“心理舒适区”,挑战自我,不断进步。她希望同学们将自身抱负同时代大潮相结合,用青春和热血报效党和人民,谱写新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