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董晓萍教授在国学大讲堂分别做了题为“民俗、社会管理与现代景观——兼谈农业民俗非遗保护利用模式”和“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学术史”的学术讲座。这是山西大学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系列讲座”的第六、七期。
“民俗、社会管理与现代景观——兼谈农业民俗非遗保护利用模式”的讲座中,董晓萍教授指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农业民俗和社会管理模式的相异性上表现得比较集中,也体现了多元民俗。欧美发达国家在不同社会阶段发展了各自的农场农业,逐步形成全球范围内的统一粮食供应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地球气候变暖以来,加上新疫情暴发以来,统一化的粮食供应链呈现出脆弱性,反而中国历史上传承至今的多样化农业表现出灵活适应的优势。近年流行的跨文化景观农业,还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当然还有少数殖民史较长的国家,其农业失去了经济支柱地位,于是当地人民重新追求文化平等和话语权,回忆农业传统带来了往昔欢乐。当我们把这些个案放在跨文化民俗学视野下观察,会对农业民俗的概念、模式、现代农业民俗的地位及其非遗保护利用模式作出新的思考。
“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学术史”的讲座中,董晓萍教授对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极为细致的解读与阐述,为民间文学专业师生提供了新的思考。
民俗学的学术史对民俗学的理论系统、方法论和现代国家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高度的融合性,也与本国的学术渊源、历史传统、文化主体性和学科建设密切相关。这类研究助力建设研究平台、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并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学科要素,创造未来价值。中国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与国际民俗学接触的前沿趋势中出现了一些转折,然而最终建成中国民俗学派,同时保持开放对话的机制,展现中西民俗学的联系与差异。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即对历史地理法、比较法、文本法和分层法的重新评估。前辈学术带头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他们为民俗学建设勇敢地担当和坚定地付出,使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更有中国特色、更为持久。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版著作《田野民俗志》《不为而治》《中国民俗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专论》、《鈡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全球化与民俗化》《文献与口头》《跨文化民俗学》《跨文化民间文艺学》等80余种,发表论文近500篇,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和特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中国文联山花奖优秀学术著作奖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