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1日9:30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建伟莅临国学讲堂,给大家带来了题为“三十而立与自我实现”的讲座。
张老师指出一个人由于年龄的不断增长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态,从而谈到自己对于人生阶段的不同看法并举了古代圣贤孔子与现代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不同认识,指出孔子更加注重人的品格而埃里克森则是以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待一生。
而在人的一生中首先最重要的是亲子关系的建立。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对待死亡中国古代常常回避这类问题,但是死亡又是必然到来的,如果我们现在正确的认识死亡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感恩,并且更好地处理亲子关系。古者易子而教之,君子远其子也,由孔子教子也可以看出古代社会常常采用一种比较严格的关系来教育子女,这样虽然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作用,但也会导致对孩子心理上缺少关爱。接着举了谢安教育子侄的例子,言传身教经常组织孩子进行讨论,给孩子以自我表达的机会,并且鼓励引导子弟,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又可以使他们走上正轨。
对于孩子应该选择无条件的爱护,同时张老师也提出,这种爱并非是宠爱溺爱什么都由着孩子去做,而是一种鼓励表扬赞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平等的地位中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让孩子主动并自觉自愿的遵守从而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当然孩子也有做错的时候,在孩子犯错误时批评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应该体会孩子的需求,应该用正面的语言,做到对事不对人,不迁怒,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孩子相处。
随之,张老师系统的对《论语》中的不同的人生阶段做出了解读,“十五而至于学”,告诉我们志向的重要性,而且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志向,有了目标就会有前进的动力。“三十而立”,更看重一个人的社会成分,并提出人生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而三十而立并不是要大家去做大官,挣大钱,而是对身边的人关心,并且帮助他人使自己的存在产生价值。“四十不惑”应更清醒的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成为家庭与社会的顶梁柱。“五十知天命”这里的天命,其实就是上天赋予我们的责任,当拥有极高的使命感时,我们就不会太计较工作中的得失。“六十而耳顺”学会接纳自己,宽容他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规则的内化,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越社会制度,道德修养已达化境。
而在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自我实现主要体现在看待他人与自己,可以接受自己并且正确的看待他人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幽默感。要学会区分手段和目的的不同,不要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始终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完善。
成长是无止境的,最高境界值得不断地去追求,也许无法达到。却可以无限靠近。
11:30,讲座圆满结束。
(图/文范馨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