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

北京大学钱志熙先生开展学术讲座

时间:2025-04-27 阅读次数:

4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古代文体研究中心主任、中华诗词协会副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钱志熙先生莅临山西大学文学院开展学术讲座——“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体制及其诗史阶段性特点”。本次讲座由张建伟教授主持,于商学楼C301教室顺利召开,文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



讲座开始前,张建伟教授向现场师生详细介绍了钱志熙教授的学术成就,并代表山西大学文学院热烈欢迎钱志熙教授的到来。

钱志熙教授认为,魏晋南北朝是文人诗传统确立的时期,文人诗传统的确立离不开在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典化的三类诗歌即《诗经》、《楚辞》以及乐府诗歌。钱教授颇有洞见地指出,对文人诗传统确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乐府诗歌。他说:“就基本体制来说,汉乐府是魏晋文人诗的一种母体。”



围绕着这一核心观点,钱教授先梳理了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阶段,把握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离不开汉魏、晋宋、齐梁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代表三种审美风格。钱教授重点分析了标举风骨的汉魏体与以绮靡为尚的齐梁体在体制上的差异,指出前者以散句为主,后者以骈偶为核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乐府诗体与徒诗诗体在体制、功能、取材等多种艺术因素方面存在差异。钱教授重点分析了文人乐府体与乐府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文人乐府体的选材受到了乐府古辞的影响,并形成了一个自身内部衍生的题材系统。以此为核心,钱教授深入讲解曹操《薤露行》、傅玄《惟寒行》,揭示了六朝人拟作的《蒿里行》与汉乐府古辞《薤露》、《蒿里》的传承关系。并以嵇康《代秋胡歌诗》为例,说明魏晋思辨潮流对拟乐府系统的影响。最后钱教授将乐府五言与徒诗五言进行对比,指出乐府五言的题材是一个内部衍生的系统,而徒诗五言则正相反,在描写对象上有不断开拓的发展趋向。



在讲座的尾声,钱志熙教授与文学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解答了相关问题,重点探讨了乐府诗与文人诗传统之间的关系。随后,张建伟教授总结了大会发言,并对钱志熙教授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本次学术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贺强

二审:卫才华

三审:郑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66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文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