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经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山西大学文学院获批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流动站的建设与发展紧紧依托于山西大学文学院。
山西大学文学院历史悠久,起自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几度易名国文学类、国文学系和中国语文系,2001 年在原中文系基础上成立山西大学文学院。2007年成立国学院和语言科学研究所。2011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百余年来,文学院名家辈出,高本汉、黄侃、李亮工、姚青苗都曾在这里执教,尤其是姚奠中先生在此执教半个多世纪,将章门薪火传于山右,沁入文学院灵魂深处。几代学人继往开来,以弘扬国学正脉为职志,注重经史文献功底,开掘地方人文资源。在诗经学、汉语方言学、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俗文学、民间文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领域屡创佳绩,具有良好声誉。
山西大学文学院已建成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位列B档。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实现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全覆盖,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拥有国学研究院、语言科学研究所两个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经学研究、汉语方言学研究两个省级创新教育团队。改革开放以来,文学院培养了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山西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合作博士生导师18人,其中三晋英才奖励计划入选者20人。有多名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三晋学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等光荣称号。近五年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各类国家专项资助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0余项。学术积淀深厚,团队优势明显,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山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欢迎优秀博士来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代表性合作导师。王春林教授,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五、六、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曾先后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南方文坛》《文艺争鸣》《当代文坛》《扬子江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五百余万字。出版有个人专著及批评文集《话语、历史与意识形态》《思想在人生边上》《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多声部的文学交响》《新世纪长篇小说风景》《新世纪长篇小说地图》《贾平凹<古炉>论》《乡村书写与区域文学经验》《不知天集》,《新世纪长篇小说观察》 《文化人格与当代文学人物形象》《王蒙论》《文学对话录》 》《贾平凹长篇小说论》《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经验研究》《抉择的高度--张平小说研究》,《战争与和平的人类之梦》《长篇小说的高度》《非虚构文学:真相与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现场》(2013—2020)《王春林年长篇小说论稿》(2019,2020)等, 先后获得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9、15届优秀成果奖,山西新世纪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山西省人文社科奖,《当代作家评论》《黄河》年度评论奖等多种奖项。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系人:谢景宏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文学院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66 18735129885
邮箱:xjh@s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