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副教授

郭鹏

时间:2017-10-26 阅读次数:

       郭鹏,1973年生,祖籍陕西洛川。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中国文学批评史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入山西大学文学院工作,负责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诗、《文心雕龙》研究和古代文论研究等。2005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多次获得本科教学优秀奖。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发表在南大核心期刊上的共18篇,有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引。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即“中国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古代诗社研究”(08CZW014)和“古代诗学视阈中的清代诗社考论”(16BZW078),承担省级科研项目2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即《<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和历史渊源》(齐鲁书社2004年版)和《中国古代的诗社与诗学》(与尹变英副教授合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心雕龙》研究及古代诗社研究等。

 

代表性成果:

著作:1、《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和历史渊源》,齐鲁书社  2004年版。
      2、《中国古代的诗社与诗学》(与尹变英副教授合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论文:
1、《道与文——“文以载道”理念的实践价值》,《光明日报》2016年7月15日第12版(文学遗产版)。
2、《诗社与诗学:透视文学群体观念》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13日。
3、《从“禀经制式”到“首尾圆合”——论<文心雕龙 >“宗经 ”理论的开放性、包容性特质与作用机理》《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
4、《论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内在作用机制及相关理论表征》,《文史哲》2016年第5期。

5、《论中国古代诗学谋略性动力体系的内在作用机理及其理论意义》,《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3期转载。

6、《<文心雕龙>关于文人群体性文学活动的相关意见简析》,《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第4期(冬之卷)。

7、《论元代中期京师诗学活动对于元诗发展及诗风熔炼的理论意义》,

《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3月24日全文刊载。

8、《“赋诗言志”与“诗言志”的理论内涵和职能演变——兼论“诗可以群”诗学作用的历史变迁》,《文史哲》2013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中国社科网2014年4月全文刊载。
9、《元代中期奎章阁的设立对元代诗学品格形成的先导作用》,《文学评论丛刊》第十五卷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刊载。

10、《晚唐五代“苦吟”诗风的“比物讽刺”内涵及其意义》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

11、《论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谋略》,《海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2、《“稷亭二段”之诗社活动及其历史意义》,《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

13、《关于白莲社本事及陶渊明年谱中有关问题的考述》,《文学评论丛刊》第14卷第1期 (2012年)。

14、《沧洲诗社考述》,《文学评论丛刊》第13卷第1期(2011年)。

15、《 论北周赵王、滕王与庾信的文学交往对南北文风融合的表率与策动》,《民族文学研究》  2010年第4期。

16、《苏绰文学改革思想述略》,《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4期。

17、《试论<文心雕龙>对古代文学接受范式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文心雕龙>研究》第八辑(2008年)。

18、《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习惯性思维及其特点》,《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9、《<文心雕龙>所受到的先秦两汉史学思想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4期 。

20、《传神写照与写照传神--<史记>、<水浒传>人物塑造方法比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
 
科研获奖:
论文《“赋诗言志”与“诗言志”的理论内涵和职能演变——兼论“诗可以群”诗学作用的历史变迁》获2014年山西省“百部篇”二等奖;2016年获山西省第九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著作《中国古代的诗社与诗学》(与尹变英副教授合著)获山西省2016年度“百部篇”工程一等奖。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66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文学院v2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