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二、开课学院:文学院
三、学制:二年
四、教学对象:山西大学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及非文学学士学位注册的在籍本科生
五、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学理论素养,能够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熟读与掌握传统人文经典,并能在新闻、文化、出版部门、学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将传统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推向社会,服务国民的具有较高人文修养的复合型创业人才,以及具有一定学术潜质,能进一步进行专业理论深造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和分析研究能力及较强的书面表达和写作能力;具备古典文献的阅读和研究能力;熟悉中国传统经典,并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阅读本专业一般外文书刊的能力。
六、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一)修读要求
第一学期主专业各门课程及格,热爱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且学有余力。
(二)双学位准予毕业课程学分
1.主专业:修满毕业所需全部学分,且无挂科。
2.外语: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或英语专业达到专业四级及以上水平,非通用语种达到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要求。
3.不计主专业学分,共40学分
(三)主要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纲要、文学概论、民俗学等。
(四)出勤
每学期各门课程出勤率须达80%以上,成绩方为有效。
七、证书颁发:
在规定年限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且主修专业达到授予学位要求者可授予校发山西大学学位证书。
八、学分学时结构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学 时 数 |
学 期 |
教 学 周 数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讲 授 |
实 验 |
实 践 |
习 题 |
考 查 |
开 卷 |
闭 卷 |
||||||||
专业课程 |
必修 |
中国古代文学史1 |
4 |
72 |
1 |
18 |
64 |
8 |
√ |
|||||
中国古代文学史2 |
4 |
72 |
2 |
18 |
64 |
8 |
√ |
|||||||
中国古代文学史3 |
4 |
72 |
3 |
18 |
64 |
8 |
√ |
|||||||
古代汉语 |
4 |
72 |
2 |
18 |
64 |
8 |
√ |
|||||||
现代汉语 |
4 |
72 |
1 |
18 |
64 |
8 |
√ |
|||||||
文学概论 |
4 |
72 |
4 |
18 |
64 |
8 |
√ |
|||||||
语言学概论 |
4 |
72 |
4 |
18 |
64 |
8 |
√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4 |
72 |
2 |
18 |
64 |
8 |
√ |
|||||||
民俗学 |
4 |
72 |
2 |
18 |
64 |
8 |
√ |
|||||||
外国文学 |
4 |
72 |
3 |
18 |
64 |
8 |
√ |
|||||||
以上必修40学分。 |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编,高教出版社
《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铿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白平,北岳文艺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柏荣编,高教出版社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上海文艺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朱维之编,人民大学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朱栋霖编,高教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高教出版社